以房養老政策(以房養老政策,最后房子歸誰)
本文目錄一覽:
什么是以房養老?有什么作用
隨著我們國家老齡化逐漸嚴重,“以房養老”的政策退出之后,為老人提供了更好的保障。那么什么是以房養老呢?簡單來說,它是一項挑戰不少中國傳統思維老百姓的政策,從推出到實施,從實施到現在都獲得了不同年齡段老百姓的高度關注。下面小編總結了一些關于以房養老的知識,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關于以房養老政策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是依據擁有資源,利用住房壽命周期和老年住戶生存余命的差異,對廣大老年人擁有的巨大房產資源,尤其是人們死亡后住房尚余存的價值,通過一定的金融或非金融機制的融會以提前套現變現。實現價值上的流動,為老年人在其余存生命期間,建立起一筆長期、持續、穩定乃至延續終生的現金流入。
中國有60歲以上老年人1.78億,養老的經濟模式主要是子女贍養、退休金、社保金。逐漸興起“年輕貸款買房,老年將房屋抵押給銀行或保險公司,由上述機構支付養老費用,晚年衣食無憂”的“以房養老”。
以房養老的項目分類
以房養老的理念之下則聚集了眾多的具體操辦模式,據我們大致歸納可包容30種,倒按揭只是其中最為典型也最為復雜的一種,并非一定要將以房養老等同于倒按揭。據我們的廣泛調研和深入研討,以房養老的各種操作模式可分為金融行為和非金融行為,前者運作復雜,必須通過金融保險機構才得以順利運營,包括倒按揭、售房養老和房產養老壽險等;后者的各種簡易方法,則是老年人開動腦筋,再加上社會的有意倡導后,就完全可以自行操作,包括遺贈扶養、房產置換、房產租換、售房入院、投房養老、售后回租、招徠房客、異地養老、養老基地等。這些看上去大相徑庭的做法,其實都可以實現以房養老的大目標。
以房養老政策的實施有什么意義
其實該政策的實施對很多擁有傳統觀念的老年人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戰,在中國人根深蒂固的想法中“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孫耕”。很多老人都會選擇在百年后將自己的一切所有都留給自己的孩子。而現如今的政府的“以房養老”政策卻要讓老人將房屋抵押該銀行,讓自己辛苦一輩子也難以攢下一套房子讓給別人。這也不時為該政策所要面臨的巨大阻力。但隨著試點的推行表明也有不少的人是很贊成該政策的,一方面有了這項政策讓一些老人的生活更加有保障,除了一般的養老保險外有了更為高一點的生活補貼讓生活能更有品質保證;另一方面也使得子女的負擔得到了緩解和減輕。
關于這樣的政策,不少專家以及業內人士都認為值得期待。隨著現在國家老齡化問題比較嚴重,推出這樣的以房養老模式,不僅可以讓老人們的晚年花費不再愁,更加可以穩妥的讓他們更加愉悅舒適的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希望通過上面的簡單介紹,可以幫助過各位朋友掌握“什么是以房養老?”這樣的問題,并且在選擇這類做法的時候,可以作出正確的決定。
土巴兔在線免費為大家提供“各家裝修報價、1-4家本地裝修公司、3套裝修設計方案”,還有裝修避坑攻略!點擊此鏈接:【;wb】,就能免費領取哦~
什么是以房養老?以房養老的表現形式及條件
以房養老(Reverse Mortgage),也被稱為“住房反向抵押貸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將自己的產權房抵押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數額養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務的一種養老方式,在老人去世后,銀行或保險公司收回住房使用權,這種養老方式被視為完善養老保障機制的一項重要補充。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按計劃“以房養老”政策會于上半年試行推廣。
表現形式
(1)子女養老,房產由子女繼承;
(2)撫養人養老,房產由撫養人繼承;
(3)租出大房再租入小房,用房租差價款養老;
(4)將房子出租出售,自己住老年公寓,用租金或售房款養老;
(5)售出大房,換購小房,用差價款養老;
(6)將住房出售,再租回原住房,用該筆款項交納房租和養老;
(7)將房屋抵押給有資質的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每個月從該機構取得貸款作為養老金,老人繼續在原房屋居住,去世后則用該住房歸還貸款。
第一種形式屬于家庭養老,取決于子女的孝心和孝行;中間的幾種形式屬于自助性養老,有較高的交易成本和不確定性(自己售房和出租房等均有較大的交易成本,自己再租回房子或者住老年公寓等也有較大不確定性);最后一種形式為社會機構承攬的反向抵押貸款養老,屬于社會機構提供的以房養老業務,可以為適合以房養老的人群提供更為便捷的服務。
具備條件
擁有產權
自有住房并擁有完全產權。養老家庭必須對其居住的房屋擁有完全的產權,才有權也才有可能對以房養老該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轉讓的處置。
獨立住房
在以房養老模式中,只有老年父母與子女分開居住,該模式才有可能得以運作。否則,老人亡故后,子女便無處可居。
家境適中
當老年人的經濟物質基礎甚為雄厚時,就不會也不必考慮用房產養老;而老人的經濟物質條件較差,或者沒有自己獨立的房屋,或者房屋的價值過低,也很難指望將其作為自己養老的資本。
地價較高
老人身居城市或城郊,尤其是欣欣向榮、經濟快速增長的城市或城郊,住房的價值很高,且在不斷增值之中,住房的變現轉讓也較為容易,適合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但如果住房地處農村,或經濟發展緩慢,增值幅度不大的不發達地區,因價值低、不易變現等,將很難適用這一模式。需要強調的是,房屋反向抵押貸款養老方式尤其適合有獨立產權房的、沒有直接繼承人的、中低收入水平的城市老人。更多推薦:
解讀2015以房養老政策為何不被接受
各界人士對2015 社保 政策的討論
農村社保新政策
2015社會保險費計算方法
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勢在必行
以房養老相關政策
7月,飽受爭議的以房養老政策開始試行,中國人由來已久的“有房有家”情節,讓許多人直言不能接受這個政策;而今,經過一年的時間,在北京、武漢、上海和廣州這四個最先試行的城市都找到了接受以房養老的家庭,共有22戶家庭獲得承保,這些家庭包括孤寡、失獨、無子女、空巢和有子女老人。
由于各地房價差異巨大,通過以房養老領取的養老金不是按房屋的面積和地段估算,而是根據老人與保險公司共同選擇的國家認可的第三方評估機構評估的房產價值進行估算。以65周歲男性,房產有效保險價值500萬為例,老人每月領取養老金為15155元,直至去世。如果存在退保利益和中途退保情況,同樣條件下,這位老人每月可領取12340元養老金。而不少網友卻對這個結果存在爭議,從65歲開始領取,要收回本,需要27年,也就是說要活到92歲才能拿到自己的500萬,而這其中并未考慮通貨膨脹等因素;此外,還有網友計算出,500萬房子賣出存銀行定期,或將房子出租,每月獲取的收入也大于領到的養老金,且不受時間制約。但也有人表示,之所以大家對以房養老的政策如此抵觸,是因為對這個政策的解讀存在誤解,以房養老政策在歐美等國實行已久,效果良好。那么,究竟什么是以房養老呢?
以房養老,通俗一點的理解就是以房養老,就是老人將擁有的房屋抵押給保險公司,繼續擁有房屋占有、使用、收益和經抵押權人同意的處分權,并按照約定條件領取養老金直至身故;老人身故后,保險公司獲得抵押房產處分權,處分所得將優先用于償付養老保險相關費用。而以房養老的模式實則包括“倒按揭”養老、售房養老、投房養老、投資返本入住等30余種。以房養老政策在國內尚處于試運行階段,但根據調查顯示,大多數一二三線城市受訪年輕人表示不能接受以房養老。而多數老年人依舊有較深的“養兒防老”“房就是家”的觀念,表示愿意在以后將房子留給子女,還不能接受將房產抵押給銀行。
但即使愿意接受以房養老,也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以房養老政策有許多的限制:如養老家庭必須對其居住的房屋擁有完全的產權,才有權也才有可能對以房養老該房屋做出售、出租或轉讓的處置;而老年父母需與子女分開居住,否則,老人亡故后,子女便無處可居;而老年人的經濟條件也應在適中水平,因為當老年人的經濟物質基礎甚為雄厚時,就不會也不必考慮用房產養老;而老人的經濟物質條件較差,或者沒有自己獨立的房屋,或者房屋的價值過低,也很難指望將其作為自己養老的資本。除此之外,政策還有一些其他規定限制。
以房養老政策目前還并不成熟,但會逐漸在全國推廣開來,至于未來政策的接受度及效果如何,還要看未來的推行情況。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候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本文地址:http://www.kmflower.com.cn/post/23961.html